恩施覃氏发祥地探源
-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玄宗加封“安史之乱”中护驾有功的覃如夏为光禄大夫,左仆射、行军总管,派往施州镇抚十八蛮峒,并准许世代袭职。受封后,覃如夏携族前往施州,其治所设在今恩施柳州城,开创了川覃迁鄂的历史。自唐肃宗二年(公元757年)至元至元23年(公元1286年)529年间,共 13世承袭,形成了以柳州城为中心的覃氏大族。从元至元23年(公元1286年)始设土司至清雍正13年(1735年)“改土归流”的449年间,其后裔成为施南、忠路、建南三大覃氏土司首领。其裔孙遍及湖北、湖南和广西等地,人口逾数百万。
覃氏起源于河南沁阳、温县一带,其主流部分后来生活在陕西汉中南郑地区。三国时代,蜀国总兵覃万传(汉中南郑人)因军功被封为武陵君,镇抚五溪(今武陵山区),深受土民爱戴,后被各峒司酋长推举为总酋长。在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为逃避战火兵灾和人祸天灾,陕西汉中的覃氏举族迁移到巴蜀的瞿塘峡一带。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公元756年六月,京都长安失陷,玄宗皇帝被迫向四川成都方向逃跑。居住在瞿塘关一带的覃万传的第10代孙覃如夏听说皇帝蒙难,于是率领部下土兵一千多人北上保驾,直到成都。覃如夏护驾有功,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玄守封他为“行军总管”兼左仆射。公元757年,唐朝大将郭子仪收复长安,玄宗返京,覃如夏时年已过八旬,以垂老为由,谢绝进京做官,玄宗感其忠义,加封“光禄大夫”职,并敕往施州(今恩施地区)镇抚十八峒,子孙可世袭其职。覃如夏很满意,于是举家同赴施州。覃如夏到任以后,改前任官府歧视蛮民的旧政,实行以抚代剿的新政,深得土民的信任,被拥戴为首领。
由此可知,覃氏自陕西汉中南郑地区迁至瞿塘峡再至施州,因军功为官落籍,子孙繁衍昌盛,深受当地人拥护,逐渐成为当地豪族大姓。
施州,今恩施地区,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汉晋始,史书就有清楚的记载。唐宋时期,在施州西南部,为土家强宗大姓所据,唐宋王朝,为了便于统治,就在这些地区实行羁縻制度,给各强宗大姓首领赐以羁縻知州、刺史之职,听其治理。
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沙渠县,为恩施建县之始。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置施州,州治沙渠县,是恩施地区建“州”级行政单位之始,也奠定了“州”、“县”同城建制的格局。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沙渠县为清江县,唐、宋不变,直至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清江县并入施州。
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在《巴人起源和初期发展》中指出:“清江县,元置,隋废,即今恩施县,隋唐以前,县治在清江以北,今则在清江以西”。可知,施州、清江县应曾建制于此。施州是巴蜀至荆楚的重要军事和交通要地,自建立施州后,唐宋王朝也加强了对施州的治理和开发,从朝廷派遣官员到施州任职,屯兵施州,修筑城池,镇抚诸蛮,实行屯田,募民开荒,推广牛耕,以及互市、以粟易盐等,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志中,记载唐宋施州知州及事迹较多。
覃如夏到施州上任后,在柳州城(椅子山)上据险建立军事驻地。柳州城是恩施城东最高峰,海拔1001米,由大小20多个小山包组成,山间平坝沟渠较多,宜于驻军、操练、望。
覃如夏之后,有2世襄尧(公元767年)、3世协舜(公元810年)直至13世尔毛(公元 1272年)等先后承袭父职。10世覃汝先袭职后,为官公正廉明。节俭朴素,诚实勤政,开创了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被施州地区覃氏裔孙公认为自己的始祖。
行军总管是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贞观以后,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每遇战事发生,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覃氏在柳州城建立军事驻地,较早应为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