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和一本书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和一本书
书名:宝砚庄(第2部):激情年代的激情生活
原价:35.00元
作者:覃志端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36068476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走进《宝砚庄(第2部):激情年代的激情生活》,就走进了中老年朋友自己走过的峥嵘岁月;走进这《宝砚庄(第2部):激情年代的激情生活》,就走进了青年朋友父母辈在风雷激荡中走过的日子……哦,还走进了那已渐行渐远的南国风情。
小说以岭南本土人熟悉的语言、物事、人文风情、掌故、俚语、乡谣及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以一大群土根阶层“芸芸众生”前行的趔趄脚步,以事以人为经为纬,铺陈了一卷精彩生动绚丽多彩而又激动人心的砚乡图。小说记载与重现了好些几近失传的民俗民情,可以说是“打捞”并拯救了某些历史文化碎片,弥足珍贵。
内容提要
小说直面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风烟。讲述了端砚艺人罗石泰,华侨罗三和,右派画家罗四维,族长罗懋德太公,公社书记张东升,公社干部马骏和自梳女旺好等人的命运。描写了福养、虾仔、钟佛强兄弟、竹君、秋霞等砚乡儿女的成长历程和侨胞对故土的一往情深。小说矛盾冲突激烈,情节起伏跌宕,故事可读性极强。
目录
第一章 大破四旧
第二章 捣毁“敌巢”
第三章 凉亭遭殃
第四章 八方串连
第五章 天上地底
第六章 进城烟攻
第七章 玉殒香消
第八章 妙法御敌
第九章 败者为寇
第十章 虾仔逃港
第十一章 上山下乡
第十二章 备战入山
第十三章 红缨传奇
第十四章 四维雕砚
第十五章 水塘上下
第十六章 革命春节
第十七章 批条真假
第十八章 飓风欲来
第十九章 紧急时刻
第二十章 迷茫岁月
第二十一章 归家怪招
第二十二章 贵客临门
第二十三章 修复塱塘
第二十四章 备受煎熬
第二十五章 相聚砚乡
作者介绍
覃志端,中国砚都广东肇庆人。当过回乡知青、工人、文化馆创作员、报社和电视台记者编辑。二级作家。现为肇庆市作协副主席。已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百多万字。小说《南溪河畔》获广东省首届新人新作奖。出版了山水传说集《三湖传说》(合作)。《名城肇庆民间传说》集 (合作)获广东首届民间文艺著作评选二等奖。另有报告文学《巧夺天工》等多篇作品在各级评选中获奖。创作的《七星降人间》(合作)《路遇不平》《家庭交响曲》《八达顾问》《自作多情》等十多个电视剧本分别由上海、广东、广州电视台摄制播出。24集电视连续剧《结拜姐妹》(合作)由广东台摄制播出后送美国等国播出。
序言
序
粤味奇葩
仇 智 杰
覃志端这位土生土长于岭南西江边的本土作家,受到来自磅礴乌濛源头之水的滋养,吮吸了鼎湖山、七星岩这些古海遗存峭岩绿树碧水的精气,熏陶于出产世上最好砚材的羚羊峡和北岭山的灵气,如蜂采蜜般点点集成,经多年厚积薄发的磨砺,终于向哺育他成长的父老乡亲奉献出一本以心血凝成的佳作《宝砚庄》(上、下部)。大气浩浩,凡七十余万字。以岭南本土人熟悉的语言、物事、人文风情、掌故、俚语、歌谣及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以一大群土根阶层"芸芸众生"前行的趑趄脚步,以事以人为经为纬,铺陈出一卷绚丽多彩的画图。书中还向读者提出了多个感叹号和问号,促人思考。这本近乎奇特的本土文化佳构,上集出版后反应强烈,销售不俗。《宝砚庄》大胆、冷静、真实地再现了土改后,农民获得土地又渐渐演变为再度"失"去土地一一既无所有权亦无经营自主权;写了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荒唐与疯狂。而这些,却又是以"人民拥护"的形式出现的,造成了经济困难、饿死人等诸种恶果,对脱离现实"发高烧"的虚幻乌托邦提出了质疑。《宝砚庄》描述了"文革"破四旧、大串连、武斗、主人公之一被迫偷渡、上山下乡……对践踏法制的"造**有理""全民民主",群氓式非理性暴力的破坏性、专制、残暴,在"以革命的名义"所实施的诸种恶行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对历史作了理性的反思与拷问。《宝砚庄》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恢复大跃进时被尽毁的土特产生产,重建了"文革"时被砸毁的具有思乡、积善情愫的凉亭,老砚工焕发艺术青春创作出了神品砚,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思考。《宝砚庄》全景式地再现了我国政治风云最激荡的几个历史时期,可作为今天观察社情的参照物。我孤陋寡闻,至今还未读到一本像《宝砚庄》涵盖面如此之广,如此大胆真实而理性地直面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不应忘怀之历程的小说。有论者认为此书是一本史记式的作品,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我甚为赞同此见解。
何谓岭南文化?岭南是否已形成一种具有南方风情特色的文化?我认为单从学者们的语言文字评论它有或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这本书是否讲本土之事,描写本土之人,有无岭南本土气息和特点。《宝砚庄》的一大特色便是具有浓郁的岭南人文文化,记载与重现了好些几近失传的民俗民情,可以说是"打捞"并拯救了某些历史,弥足珍贵。欧阳山的《三家巷》深邃隽永,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岭南特色脍炙人口,至今人们仍念念不忘。《宝砚庄》的作者从欧阳老这些前辈作家中吸取了养料,却又不囿于先行。此书在岭南风情描写方面有不少出新,写得更为真实、准确、细致、生动,更有地方色彩。如写求雨、婚丧、捕鹰、采石、制砚、织席、疍家、自梳女等等。我甚至认为不少细节描述超过了《三家巷》。这并不奇怪,欧阳老写《三家巷》前,虽已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及知识、艺术的积淀,再在珠三角深入生活,观察,掇拾,积累,提炼,但那儿毕竟不是他的故乡,他是从"外面"而入其内的。而《宝砚庄》的作者土生土长,在西江边的泥巴中滚大,对故乡的风土事物、历史成因、掌故、民俗、民情……从幼至长的耳闻目睹,自然具有比之外人有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更广泛更丰厚的积累优势。待到写小说时,这些素材自然便如潮水样奔涌至笔端了。这位本土作家的成长,正应了"里应外合必成"之谚。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从家乡(内)到省文训班(外)学习两年,在视野、思想、艺术修养上得到提升;然后又从外而内回到本土从事文艺和新闻工作,这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经历,给了他很多思考、研习和蓄发的机会,《宝砚庄》的出现,正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宝砚庄》散发出的浓烈岭南气韵,记录下来的于今已渐行渐远有些甚至已消失的风土人情,具有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意义。
粤语如何与普通话融合?广东人用方言写的文字怎样才能让非粤语区的人读懂?这是广东作家多年探索,并常受困扰的命题。当然,文学前辈欧阳山的《三家巷》在这方面开了先河。陈残云的《香飘四季》也作了有影响的尝试;华嘉、韩北屏、杜埃、于逢、黄谷柳、符公望等一批生长于广东,或在广东生活较长时间的老一辈作家,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创作的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方言诗、方言歌词,在描写岭南风俗、人文风情、方言运用等方面,都作过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力图将粤语与规范的普通话融合,这些作品曾传颂一时。可惜,当时未有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重视,更没有提倡和发扬。如今,在熙攘喧闹的广东文坛,本土作者用本土语言写本土人和事的文学作品已较罕见,殊为可叹。
粤语,俗名广东话、广州话、白话、广府话、唐话(欧美讲法)。通行于两广、港澳、海外粤语华人华侨区,是香港与澳门的官方语言。全球有1.2亿人使用粤语,已成为美国和加拿大第三大语言,澳洲第四大语言,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汉语。
据专家考证,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广府话是粤语的俗名之一。祖祖辈辈几十代人生活在肇庆的覃志端,熟知这个地域的民间世界,运用粤语这种他自己日常用的语言去写烂熟于心的人和事,以便"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政治风雷激荡的历史时期西江流域居民的生存百态,更充分地显现这地域和人物的"精、气、神",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鲜活,体现了粤语文学的神韵。套用"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也可以说,越是本土的,便越是世界的。覃志端践行本土化叙事的努力令我感到十分振奋,为了本土文学的繁荣,我祈望有更多的后来者。
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比较重视环境的典型性,人物的典型性,也即是恩格斯写给考克纳斯信中讲的"要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这个经典论述,在今天有些人看来,已是过时的陈年理论。但我想,无论哪一本奇书,若书中的人物不具一定的典型性,就很难让读者感动,便失去了审美价值,至少审美价值要大打折扣。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宝砚庄》所反映的,正是囊括我国这几十年来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在里面的各式人等。在这连年不断的政治风暴中,显现出他们在特定的历史年代的典型性格、典型行为。画家四维响应上级号召却成为右派分子;砚工石泰,大炼钢铁时为保护村民视为图腾圣物的砚王庙被打成坏分子;公社书记兼社长张东升为民请命,反对搞所谓高产万亩片被当作"白旗"拔掉撤职;"文革"中虾仔被诬为敌特,为保命不得不偷渡香港……这些人物的种种行为,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文,发乎心。这位来自西江畔农村的作家,遵从的便是现实主义直面人生直面真实的创作道路。巴金老人曾谆谆寄语:"写你自己心中所爱所恨的"。在这几十万字醮满人情、乡情的佳构中,作者塑造了多个勾人心魄的艺术典型。
《宝砚庄》的"面孔"与惯常的小说有点不一样,使某些以固定的小说模式去衡量的读者感到陌生。一般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大都以一个家庭或一个群落,围绕某个思想主题和中心事件去展开故事以统领全书。《宝砚庄》却以一个别具地方文化色彩的地域来展现历史及人物的际遇。人物涉及制砚艺人、宗族长老、爱国华侨、右派画家、守活寡的侨眷、自梳女、水上人家、阉鸡补锅佬、占卜算命者、中小学老师、干部子弟、造**派头目、从地区到生产队的各级干部、各式村民,成长中的乡村青少年……几乎包含了西江流域各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甚至包括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商人。丰富多样的人物,庞杂纷繁的事件,让人目不睱接,粗看似有点"散",仔细阅读,却发觉全书以一种民族精神道德准则来统领,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既有逻辑思维的理性反思,亦有艺术思维的纤细逼真。这让我想起国画的"散点透视"技法。作者放弃已成习惯的叙述方式,另辟蹊径用类似"散点透视"的手法去构建《宝砚庄》,多视角、多焦点地描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神州政治风云激荡的时代画卷,使之更绚丽多姿,内涵更丰富——这应是本作品的出新之处。
我非西江人,但曾在西江一带生活多年。夕阳、渔歌、羚峡归帆、一排排鱼花篓、带点腥味的江水;河滩一垅垅的番薯畦,一丛丛芭蕉树,一望无际的甘蔗林;钢锯加沙水鎅砚石令人牙龈发软的声响,制砚人挥槌击凿的身姿……这些消失多时的记忆倏忽重现脑际,落于纸上。
由无数经历碎片联缀而成的"人生"、"事业",能否历久长存,或者即使只是瞬间灿烂,有时也得恰逢机遇一一也许,这便是宿命。于是,我想到了作者的际遇。
覃志端的双亲在世上活了近一个世纪,见多识广的父亲是个乡村百事通式的人物。母亲半字不识,俗语俚语却常常张口就来。岳父青年得意,不想中了'阳谋',半生坎坷。作者在他们身上就获得了不少素材。他出生的村子前临西江,后倚北岭,离端砚的发祥地也就两三里路,从小和农家、疍家、制砚人家的孩子玩耍,一起读书,加上有过回乡当知青的经历,这都是他采撷创作小说之"花粉",为日后酿造《宝砚庄》之"蜜"的最大地利。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广东省文艺创作室("文革"时作协及文联所属各协均被砸烂,干部被驱赶至干校劳动改造。后因文化工作无法开展,便从干校抽调人员回穗组成此室进行文化活动)举办文学讲训班,招收20名脱产学习两年的学员;被选中的覃志端遇到政审关——他爷爷在抗战时期当过一年保长。按照当年的中央文件,保长是列入另册的21种人之一种。幸得肇庆文化馆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了解情况的乡亲,也作证说他爷爷在任保长期间只做了些为过往抗日军队张罗住宿之类的事,并无鱼肉百姓。覃志端"涉险"过了政审关进入文训班,有幸聆听欧阳山、秦牧、陈残云、萧殷等著名作家的教诲,更好地吮吸了文学之蜜的养分。我想,这便是人和吧?
1979年,广东作协在全国率先成立专业作家机构文学院。覃志端在入选之列,文学院的活动他参加过好几年。但几次要办调动手续,都因种种缘由"搁浅"。窃以为,如果他那时进了文学院,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说不定他掌握的大量素材就要匆匆拿出来煮了"夹生饭",不能像现在这样,经过更多社会风云的历练和思考,经过多次反刍,经过深思熟虑,如经年酿造的美酒,从从容容"酿"出粤味浓郁的长篇小说《宝砚庄》。这可否说得上是"天时"?
不高攀,不羡权贵甘于粗茶淡饭过日子的父母弟妹,贤慧的妻子和爱好文学的女儿,全都支持他坚持写作。妻子要妹妹把他写在稿纸上的章节输入电脑,女儿女婿为他校对打印复印送速递,外甥时常给他的电脑当"保健医生"……他整日对着电脑敲打键盘,熬坏了眼睛,两个妹妹按照针灸专家传授的方法,每日两次,在他的眼眶和后背,对准合适的穴位扎梅花针治疗,足足坚持了近半年。他有一班志趣相投的文友,时常切磋文学。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有位"同志加兄弟式"的好朋友,在他写作陷入苦闷期,专程从广州来到肇庆,两人漫步星湖堤畔长谈,给了他信心和鼓舞。在他眼疾最严重的时候,也是这位好友为他联系眼科专家诊疗,终至病情有所好转。到了小说成书之时,认真审读过小说文稿的文友,慷慨陈词,为之鼓与呼;这位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更鼎力相助;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市的肇庆市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支持……这些就更是人和了。
天时、地利、人和使覃志端成就了这部别具岭南特色的小说。作为和作者相识三十多载的忘年交,我为他给读者奉献出这沉甸甸的《宝砚庄》而欣喜,也寄予深切的期盼。今后,他走的路还长;但愿他保持乡土纯朴本色,不图名满溢美,不作哗众取宠之举,踏踏实实地行走天下,做到一如其名:淡定沉稳,志在高远;不断跋涉,祈能登上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