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覃氏网
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文化
7089
0
地名是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一个地域称谓。它反映着一定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及其特征。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文化,可以发现,不少地名客观地反映着鄂西土家族和兄弟民族人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认识、思辨、劳作与斗争,凝聚着土家族地区人民的智慧,记录着土家族地区的人文历史以及鄂西山区的地域特色。 [b]第一节[/b] [b]地名分类[/b]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名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人群对某一个地方命名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形成,反映着这个地域某一方面的特征状态。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大体上有以下类型特征: 一、社会群体与地形地貌的融合   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以姓氏、家族命名的最为普遍。如建始花坪的“田家坝 ”,恩施白杨坪的“董家垭”,巴东野三关的“吴家湾”等等。地名前部分为专名,“田家 ”、“董家”、“吴家”等一般是大族大姓群居的地方。后部分为通名,“坝”、“垭”、 “湾”等直接是地形地貌的描绘,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历史传说与地形地貌的融合   如巴东野三关的“御米塘”(后世称“玉米塘”)、“天子屋场”,咸丰县的“白虎山”、来凤县的“白虎堂”、巴东的“神农溪”等等。“玉米塘” 记载着一个土王降生的故事。用“白虎”命名,多与土家族的祖先廪君死后化为白虎的传说有关。“神农溪”记录着神农皇帝尝百草等故事传说。 三、宗教信仰与地形地貌的融合   如来凤县的“太极坪”,建始县的“石柱观”以及各地地名中的“观音桥”、“观音坡”、“土地垭”、“天王庙”等。 四、生活、生产等社会活动场所与地形地貌的融合   如地名中的“瓦场坪”、“茶场坡 ”、“学堂坡”、“高店子(高坪)”等这些地名或因曾经从事过某种产品的生产,或者从事过某种特定的职业。这些地名中,有的直接以这里从事过某种宗教文化事业而命名,如“天主堂”、“土司皇城”等。发展到后来,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有的生产场地作坊名称直接成为地名。 五、动植物名称与地形地貌的融合 如“茅草坡”、“楠木园”、“狮子坝”等等。 六、纯粹以地形地貌而命名   这样的地名尤其普遍,如鹤峰的“八峰山”、恩施的“五峰山”、建始的“长岭岗”以及各地的“阳坡”、“阴坡”等,前三个反映地域的形状,后两个表示这里有着向阳或背阴的特征。 由于土家族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其地名都是用汉字进行文字表达的。但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按其语言系属划分,可分为汉语和土家族语两类。土家族语地名在今来凤县保存较多。土家族语地名又可以分为土家语音译地名和土家语义译地名两类。如田家寨、冉家坡、老司界、白虎堂等,就是土家语义译地名。如革勒车、舍米湖等,就是土家语音译地名。 土家语音译地名,亦即土家语地名,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以记音的汉字字面意义比较“古怪”,而且往往与所记地理实体不相符合。如以湖泊的“湖”命名的“舍米湖”,地处一块斜坡上,并无湖泊;以车子的“车”命名的“洗车”,到处都是深沟险壑,在生产力极落后的土司时代,不可能有各种“车”,更不可能有“洗车”。     有的土家语地名往往还有对应关系。如来凤旧司有“洗塔”,来凤革勒有“洗塔溪”;来凤绿水有“板车坳”,来凤卯洞有“板车湖”;来凤高洞有“车洞坪”,大河有“车洞湖 ”;革勒有“上马驰界”,高洞有“下马驰界”等等,这些都是相互对应的地名。     土家语地名同汉语地名一样,都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如“舍米湖”的“舍米”是专名,“湖”是通名。在来凤土家语地名里,使用最多的通名是“湖”、“车”。以“湖”为通名的:舍米湖、比里湖、托塔湖、钻天湖、踏巴湖、车洞湖、所里湖、板车湖、巴皮湖、燕巴湖等。以“车”为通名的有:洗车、捏车、革勒车、讨火车、腊壁车、木车、烂车等。在土家语中,与“湖”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词有“湖”“枯”两个。“湖”有两个含义,一是表喝、吸,二是表浮肿;“枯”是表所处地点的意思。经过对比分析,选其合情合理者,“湖”的土家语正确发音为“枯”。“车”的土家语正确发音为“测”,是水、河流的意思。 由于土家族受汉语影响较深,有的土家地名的专名为土家语,而通名为汉语。如米施洞、列西坪、每月溪、米沙界、海司寨、冉巴沟、马拉河等地名。     也有的地名,专名是汉语,而通名却是土家语,如杉木洛、木匠胎、苏麻胎等地名。 还有些地名,已具有了土家语的专名或通名,而人们在习惯称呼上,还要在土家语通名后面再加上一个汉语通名,形成通名叠用。如洗车河、烂车河这两个地名中的“车”已具有“河”的含义,而习惯称呼上又加上一个汉语“河”,这是受汉语影响的结果。     虽然土家族受汉语影响较深,在地名中出现了大量土、汉夹杂的情况,但专名和通名都是土家族语的地名还是不少。如革勒车、讨火车、西北车、比里湖、所里湖、力土湖、罗古拉、洗塔等。     由于土、汉语夹杂使用,再加上土家语有“字同而音异,理一而言殊”的现象,所以,在研究土家语地名中,除了掌握土家语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外,还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所记地理实体的地貌、方位、沿革等特征。只有从多方面结合进行研究,才能较为正确地搞清土家地名的真实含义。 [b]第二节[/b] [b]地名的文化内涵[/b]   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有着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它反映着土家族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利用自己特殊环境时的特定情感,反映和展现历史的群体和现实社会的群体及所代表的民族文化。 一、记录着土家族的民族情感,打下了土家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印记   如以社会群体和地形地貌相融合而形成的地名,记录着这一带历史上群居着大姓家族,一般都是土家族的寨落或名门旺族。除少数因历史的原因迁往别地或因战乱、灾害未能传宗接代,繁衍至今的以外,一般以家族姓氏命名地域,都还居住着这些家族的子孙,形成世居本土的社会群体。这些地名,一般都流传着他们的祖先开拓基业的故事,或流传着本族人繁衍生息的神话传说。如前所提的“玉米塘”、“天子屋场”就是记录着田氏家族一个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唐代一位田家农妇怀孕之后,附近一竹园竹林长得旺盛,院子里一口井经常往外流米,这一带还经常黄沙罩天,瑞气环绕,人们传说这里要出真龙天子,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大发雷霆,派人来捉拿这个妇女,这时娃娃突然咬破肚皮,往地里一钻,不见了。恰巧在这时,竹园里的竹子一齐炸开,每节竹子里都有一个未长成功的铜人铁马,院子水井里再也不流米了。相传人马和御米都是为这未出世的“天子”准备的。于是,“御米塘”、“金竹湾”、“天子屋场”的地名就沿袭下来。巴东的“谭家坪”,在谭姓中,就流传着“鹰公蛇婆”的神话:开天辟地,洪水滔天,有一条被困在悬岩上的母蛇,向天祷告,“谁能救我,我就与他成亲。”这时正飞来一只神鹰,蛇就盘在神鹰身上,降到落婆坪,生下一子取名谭天飞,天飞生八子,分往八坪。土家族人民或在节日相聚,或在生产贸易交往中,通过讲述地名的来历,形成一种感情的交流,凝聚着一种民族、一个群体的亲和力。从这些意义上说,一个地名就是一部历史,一个地名,传递着一种情感和精神。 二、记录和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祖神信仰和泛神信仰的宗教文化现象   前面说过,鄂西地名中,凡以“白虎”命名的地名,一般都与土家族祖先“廪君死后化为白虎”的传说有关。以“白虎”命名的地名中,有的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纪念和崇敬,有的则是相传廪君活动的地带。如咸丰的“车湘溪”、巴东的“东壤口”、“西壤口”,一般认为是巴人五姓中相氏族的移居地。地名中的“观音桥”、“观音坡”、“天王庙”、“天主堂”、“土地垭”等记录着土家族人民除崇信白虎神之外,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宗教文化的交流发展的一种泛神信仰现象,而且形成祭祀、纪念的传统习俗。如认可和信奉道教、佛教,认可和信奉观音神、土地神的宗教文化现象。 三、反映着一种知识的积累和交流,紧密联系着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   以植物命名的地名,一般都反映着这个地域历史上曾经有过知名的植物,尤其是农林作物。人们把这些地名与生产生活活动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巴东绿葱坡的“茅胡坡”,茅草丛生,十分荒凉。有的地名如“柿子树”、“桐子湾”等,一般都是以适宜这个地方生长的植物命名,有的仍然指导着现实的经济发展。以“阳坡”、“阴坡”命名的地名,由于它反映着这个地域的向阳程度,也对农业生产以及建造住宅等都起着指导作用,农民群众十分重视这个方面的知识,表现出土家族劳动人民相信科学文化的程度和智慧的积累。 四、土家族地名可以为研究历史地理服务   因为广大土家地区的土家语已经消失殆尽了,而用土家语命名的地名却袭用至今,这些地名许多都反映了当地地理实体的原貌特征。如“革勒车”,是来凤县革勒乡所在地,地处两条河流交汇之处。从西部在尖山和西北滴水关倾泻而来的两条山溪,于枫香坪汇合后,蜿蜒约五里之遥,在革勒车与从北部黑山飞流而来的另一条溪水相汇。两条溪流的沿途,山势险恶,水流湍急,特别是山洪暴发之后,两溪在革勒车相汇,水急浪险,吼声如雷,更是显得形势险恶,气势磅礴。“革”在土家语中,是“危险”、“可怕”的意思,“勒”相当于语气助词“的”,“车”是“水”、“河流”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险恶的水”。解放后在这里筑坝建电站,水势变得平缓,再无险恶之感了。我们从“革勒车”这个地名含义上,可以知道这个地方的原貌。 五、地名可以为研究土家族语言服务   土家地区的地名,按其语言系属划分,大致有土家语、汉语和半土半汉三类。除明显的借汉地名外,其他地名都为我们研究土家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凤三胡有个村名叫“讨火车”,这个地名作汉语译过来就是千河沟。从发音方面看,“讨火车”是清音,为当地年轻人所用,由浊音变成了清音。事实上,土家古语的浊音是很多的,后来由于汉语的影响,保存下来的越来越少。因而研究土家语地名可以为探索土家语语音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六、直接用地形地貌命名的地名,在现实生活中就更具有特殊的魅力   这些地名在未开发时代仅仅是一种符号,随着经济文化的开发,人们赋予它一种崭新的经济文化内涵,不仅反映出山区的崇峻特色,而且成为旅游佳境胜地,如“腾龙洞”、“黄金洞”、“格子河 ”等。 [align=center][b]三节[/b] [b]山路行走与道路桥梁[/b][/align]道路   在鄂西土家山区,人们走亲访友,上街赶场,主要依靠步行。一双草鞋、一把雨伞、一个背篓便是行装。而山区道路的行走有它自身减少疲劳的技巧。如走上坡,往往要快一点,俗语说:“上坡上得急,越上越有力。”走平路,要急缓适中,有耐劲,不要轻易歇息,俗语“一歇走三里”。为了行路安全方便舒适,雨天晴天,冬日春天穿鞋都有区别,也十分讲究。 鄂西土家族地区古时的道路,有“大路”与“小路”之称,“官道”与“乡道”之别。修路十分讲究。大路一般指通商通口岸和通往集镇的路,一般每十五里有一栈房,供过往行人食宿。这些大道,一般都是捐款捐工修建。正因为群山险峻,所以土家人将修桥补路作为第一善政,第一善行。祈福许愿,都以修桥补路为先。桥头路边,往往看见有功德碑,捐银捐粮数量刻于其上。如恩施到宜昌的通商大路,称之为“施宜大道”,全长720里,全由青石板铺就,人称“银大路”。相传是施南府内清代康家富豪所修。清道光十七年秋巡湖北荆宜施道梁宝堂撰“整修宜昌至恩施山路碑文”,评述了大路的经济与战略价值及修路的经过。又如“太平口整修路碑”,位于建始县苗坪建阳村,刻于光绪十三年,碑文称:“此道东达荆汉,北望奉巫,川囗道衢,业城门户,峰燧不鹜。数百年太平之域,风雨无阻。千万往来之途,剪碍道之荆榛,宜行方便,除当途之丸石,共庆荡平……”      乡间行走的人多的路也称“大路”,这种路是长期行走而自然形成,而不是刻意修筑的。小路是指行走的人极少,又崎岖难行的路,小路的特点是坡路多,林间小道多,但一般都是捷径。 桥梁    鄂西土家族地区桥梁以风雨桥、石孔桥为多,另有木桥、树桥、索桥、岩桥等。尤以风雨桥最具特色。     风雨桥以石为墩,以木铺面,石上架屋盖瓦,遮风挡阳,上有条凳,可以歇息乘凉,所以风雨桥又称之为屋桥、凉桥,是土家族人在旅途中的歇息之所。古时候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桥梁大多为乐善好施者所修,也有地方乡绅名士组织捐资修建,因此一般是有桥必有碑,以记载功德与建桥经过。比较著名的碑刻有“九峰桥”碑,位于鹤峰城郊,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中刻“九峰桥”三个大字,碑前有民国十六年所立“彪炳千秋”碑,记载了维修“九峰桥”的情况。“百顺桥”碑,位于鹤峰县百顺村鹤峰与五峰的交界处,康熙二十九(1690年)年田舜年等立。碑文记载了田舜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进京之经过,百顺桥是鹤峰与五峰的重要通道。      鄂西土家族地区还有许多自然山岩形成的天桥,成为道途中的重要关卡。如位于恩施城南十五里红庙与芭蕉的交界处有一自然山岩形成,距河面高约百米的自然天桥。悬崖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所刻“天桥”两个大字,旁刻小字以描述险峻:“碧水跨长虹,群仙从此过。跌宕天门开,万山来朝贺。” [align=center][b]第四节[/b] [b]鄂西土家族地区的著名建筑[/b][/align]一、舍米湖摆手堂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来凤县卯洞舍米湖,建于清乾隆年间。屋高约1.5丈,堂内纵深约1.2丈,横宽约3.6丈。四周墙壁皆用土砖封砌,中立三柱三骑两排,将堂分为三间,但未装间壁。堂中靠里墙砌一大土台,上方供着彭公爵主、八部大神的神位。左右靠墙各砌小土台两个,未写神位。堂外的场坝中央栽杉树一棵。每年正月,土家族男女都来围绕这棵杉树摆手。七十余年后,初建祖先堂墙垮屋偏,彭泽高便承首募集钱银,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作初次修整。四壁改成石块砌成,并接左右两壁用石块加砌三尺多高的围墙,左侧留门,前面围墙中间正门凸起,成为宽3.6丈、长约6.3丈的摆手堂。前面两墙脚边各栽杉树一棵,后面两侧各栽柏树一棵。正中仍是原有的一棵大树。此后祭祖摆手的人越来越多。清同治三年,彭玉玺又承首募集钱粮再次整修,将祖先堂扩建为三柱四骑两排三间,仍无间壁,四壁和院墙均换成大青岩条石,院墙加高到五尺多,正门外又用青石添修土地堂一座。民国二十二年彭家女婿张汉清请来匠人,雕饰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全像,供在堂上。又雕土地神像供在土地堂。“文革”中祖先堂被捣毁,围墙被砸垮,大树被砍。1982年,来凤县统战部拨款修复。祖先堂不立排扇,改用抬梁,成为一大间。屋基后退3米,摆手场地加到26.52米左右,院墙和门面修整一新。祖先堂外加修4柱牌坊一座,中间两柱各有一条金龙盘柱而上,红色横额上有“摆手堂”3个凸起的金字。从此,“摆手堂”正式立名。1983年5月21日,在庆祝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三周年时,由中共来凤县委统战部、宣传部主持,县文化局负责,举行落成典礼,表演大型摆手舞。 二、大水井古建筑群落   大水井古建筑群落位于利川市柏杨区水井乡。该建筑群落由李氏宗祠及李氏庄园两部分组成。李氏宗祠建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仿成都文殊院构造,占地3800平方米。其建筑体分3个大殿,4排厢房,6个天井,计房屋69间。3个大殿均为宽17米,进深10.5米。前殿两侧有4条对合天井的长房子,与3个大殿进深等长,分别为讲礼堂、仓库、银库、财房、客房以及族长、职员住房。祠堂正面东侧有口水井,砌有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3字,至井挑水须下72级石梯。水井围墙高5.75米,厚2米,周围长52米,与祠堂围墙成一体,全为巨石垒成,总长390米。祠堂内石头构件多为长2米、宽0.4米、厚0.3米,较大者长5.4米、宽0.47米、厚0.2米,均由人工削制。砌坎石头则更粗大,有一称“过失桥”的石头,长3.45米,宽3.81米,厚0.27米,正面经过精心雕刻,中间现太极风云纹,四角有蝙蝠图案。     祠堂西200米处为李氏宗族地主庄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于民国十三年,富丽堂皇。内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房屋多为2层和3层楼房,其间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小姐楼、账房、仓房、缝纫房、工匠房等。主殿三进,高大宽敞。主殿正面上部是雕画垛和飞檐,下部是西式拱门走廊。其天井全是宽28厘米、厚22厘米、长3米的麻条石砌成铺就。整个庄园屋连屋,栋连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柱头、挑枋、彩楼、门窗均仿花鸟虫鱼精雕细刻。飞檐、屋脊以青花碗碎片镶嵌图案。还有楹联、碑刻、浮雕、天井中的鱼池及别致精美的各种花坛,均玲珑剔透。 三、咸丰严家祠堂  咸丰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城西40公里处,光绪元年(1875年)建成,是留存较为完整的宗祠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土木结构四合院。高墙紧围,亭榭高耸,雕梁画栋,雅静宜人。主体建筑分门厅、亭台、正殿3部分。门厅3间,是族人笙乐聚会就餐之所。正殿设严氏祖宗牌位座龛,上悬金字匾额,是祭祀行礼厅堂。殿左侧立族规、戒规、创建祠序石碑2块,字迹工整,雕工精湛。两旁木枋上有“千里走单骑”、“三堂会审”故事浮雕。亭台置于天井之中,高2丈,楼二层,飞檐翘角,装修典雅。屋脊是琉璃瓦镶嵌的彩色图案。亭中2柱石墩系青石狮雕,左是狮子滚绣球,右是大狮戏小狮。亭台前有长3.2尺、宽4.9尺的斜面空雕盘龙石,下端是鲤鱼跳龙门,上端是“三龙戏水”,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形象生动。紧靠龙盘石有一高2尺许的半圆形小鱼池,由8块石碑组合而成,上刻“家训十六条”,四周装饰云纹,美观精致。 四、咸丰唐崖土司王城   唐崖土司王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北,它是目前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土司王城遗址,在历史上,该城素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称。     唐崖土司王城遗址,坐落在咸丰县尖山唐崖河畔的唐崖村。城址背依玄武,前望朱雀,左视青龙,右仰白虎4山,山体磅礴,缓缓向东南延伸。四周青山叠嶂,谷壑纵横,雾霭缠绕。     唐崖土司是咸丰历史上以武功著称的覃氏土司之一。据《明史》记载:“唐崖长官司,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七年四月改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直隶施州卫。”满清入关建立朝廷后,唐崖土司于康熙三年(1664年)归顺清王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清廷调覃世培到汉阳任知县,从而结束了唐崖土司的世袭历史。     唐崖土司王城,最初草建于元代,大兴土木于明代早期,渐衰于清代“改土归流”之后,兴衰前后长达400多年。现存的城址,规模宏大壮观,原貌可辨,南北宽约1500余米,东西长约2500余米,设东、南、西、北4处城门。如果登上山巅,残垣遗迹尽可收入眼底:街巷排列井然,正街分上中下3街,条石铺砌,由北而南,逶迤斜伸,宽敞坦整。小巷左右支出,石级凿岩而成,曲径通幽。盛时,城有3街18巷36院,沿街松柏成荫,或间植桃、李、栗、柿,春华秋实。    据传,当年土司王城,还置有36箍井,建有8大寺院和大小衙门、左右营房、仓廪盐池。《咸丰县志》记载,城内民丁,日常熙攘,担箕负筐,背负抬木,南来北往,大小商贾忙于作坊店馆之间。每遇节日盛会,婚丧嫁娶,鼓锣笙歌一片。相传,若逢土司往还,或奉令征剿、行刑大辟、礼典祭祀,长角短号,鸣锣开道,气派威严。而小民百姓,则皆肃静回避,犹如朝廷模式。平时,土司庭院,四时花卉争艳;“万兽园”中,禽兽广畜。土司臣僚,达官将佐,游乐其间。     该城张王庙(桓侯庙)遗址,石人石马,成双相对而立,栩栩如生。此建筑为“印官覃夫人田氏”于“明万历辛亥岁夏四月”(1611年)所建。石马高2.4米,身长3米;马弁(石人)高2米,佩剑挎伞,状如侍从土司王出征之态,造型生动、逼真。    “荆南雄镇”石坊,为唐崖安抚司使覃鼎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年建。坊高6.56米,宽7.2米,系仿木斗拱结构,工艺造型精湛,气势雄伟古朴。除在正面和背面分别雕凿有刀笔遒劲的“荆南雄镇”,“楚蜀屏翰”耀眼大字之外,另浮雕“吞云吐雾”、“凤凰展翅”、“麒麟奔天”、“象鼻勾月”和“舜耕南山”、“土王上朝”、“土王巡夜”、“将军出征”等形象生动的图像、故事,真实再现了土家族和汉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战斗的历史。     坐落在牌楼后山的大型“夫妻石廊墓葬”,造型别致,意境高远。此墓主体宽10米,高3.4米,分内外两进,有门启闭进出,外进石砌走廊过道,内砌4室,四周以石板镶砌而成,浮雕各种图案、事物,十分精致、美观。墓前石砌奠祭拜台,厚重而古朴。整个墓葬,环墙四合,狮象端立,犀池大阶,气度非凡、宏阔。建筑格局布置典雅、大方,工艺构图,设计考究,既有土家风貌,又有汉文化特色。     玄武庙遗址,庙因山而名,虽已砾瓦依稀,但在往日却也闹热,香火不断,拜客不绝。今只见垣前两株巨杉参天高耸,繁枝交错,相依而立,状若情侣,恋意融融,人曰“夫妻树”。相传,早年田氏夫人因丈夫远征,夜里时常思念,故植下此杉,藉以怀夫,于是得名“夫妻树”。     此外,山下河谷,美景奇观,别有洞天。那天工巧夺“天星桥”,奇峪深壑“桥上桥”,悬崖峭壁“路叠路”,仙山琼境“蛮王洞”,以及依山而建的土家居室“吊脚楼”……更增添了唐崖土司王城遗址的庄重、原始、古朴的气氛。 一、          仙佛寺    由来凤县城顺酉水东行八公里的酉水河畔,在离地数十米的石壁上,一并开凿着三大石窟,依次雕刻数十尊佛像,并倚壁建阁三层,将大小佛像尽罩于内。在一片长林古木之中,隐隐透出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石窟,这便是闻名湘、鄂、渝、黔的来凤佛教胜地仙佛寺。 仙佛寺东与湖南省龙山县隔河相望,北与湖北宣恩县相邻。古寺上倚丹崖霞壁,下临碧泓深潭,故又名佛潭。此处终年檐际泉飞,四时凝雨,山光水色,古朴典雅。      山门以左刀切绝壁,顶端一片阔地,此处一巨石横卧,犹如一座小山。人们去佛寺须在此先行礼拜,曰“把门神”,然后才去寺内拜佛。“把门神”与佛殿之间是一段石梯路,宽1.5米,共二百四十三步,曲折蜿蜒,直通山门。石梯外沿有石栏扶手,用五十四根石柱支撑。石梯中部有一凉亭,可供香客憩息。两根主石柱上刻有对联“到此人皆佛,同来我亦仙。”从凉亭到山门的栏杆石柱上,依次雕刻了八洞神图像且刻诗句:“崎岖下翠微,水堰浣尘衣,烛影丹纱摇,佛尘壁潭垂。龙鳞聆妙谛,凫雁写玄机,净地同随喜,蓬莱是也飞”。山门两侧有一对联:“楼台数座原无地,水月双清别有天”。描述了仙佛寺如蓬莱胜景,美丽迷人。 进入山门后是倚壁而建的楼阁,楼阁左侧石壁上竖有一石碑,石碑上留下一首传颂千古的回文诗:“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此诗措辞卓绝,顺读倒吟去字减词可成诗百首。当地有一传说,谁能根据回文诗吟出百首,酉水中就会浮起一船载你下游卯洞(酉水所穿过的洞),便可成仙;还说一秀才连续吟出九十九首时,因船露出水面,感到惊喜,忘记吟出第一百首,船便又没入水中,秀才十分懊恼却又为时已晚。自古以来,这美好的传说,使仙佛寺在人们心目中蕴藏着一种灵感,吸引着千千万万香客游人来此观光和求神拜佛。     整个楼阁分上中下三层,木质结构。牌坊式门楼雕有二龙抢宝、龙凤戏珠。 第一层为观音堂。中央大殿上供奉着观音,一手托净水杯,一手持杨柳枝,大慈大悲坐于莲台之上。靠壁两侧排列着十八罗汉。     二层为钟鼓楼,内有大钟一口,与人高,约三人牵手围。鼓亦庞大,以木架支撑,声音洪亮,主持僧早晚燃灯焚香,撞钟击鼓,虔诚礼拜诸仙诸佛诸大菩萨。再顺长廊进小佛殿,顺石壁刻有小佛数十龛,成一字排列,全为一龛一佛,均高一米左右,或立或坐,或慈或悲,各具神态。     三层为大佛殿。一号龛主殿主佛高六米,躯体魁梧,脸形略长,眼微下视,形象端正,内著衽衣,外罩双领下重袈裟,作“施禅定印”。左右有伽叶、阿难二弟子侍立。左侧伽叶,眉高眼大,满脸皱纹,形象生动;右侧阿难,双手合十。面目清秀,活泼开朗。二号龛佛高与一号相当,面型方颐,双眼微合,略
5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 回到顶部

Code © 2020-21 中华覃氏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05754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36号

联系QQ: 80353699 邮箱: 80353699@qq.com 电话联系:1866191283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