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氏宗谱序(论)辑录
-
几一门雍睦,人文兴起,仰副盛世之雅化,于以隆隆日上,丕振家声,斯则谱牒之所由尊也夫,是为序。
时大清乾隆四十五年岁次庚子菊秋月上浣之吉
(汝先公)十八世孙家经(字品五,别号伦轩)敬撰
(本节校点、辑录:覃章义)
二、忠路土司属原谱序(论)辑录
忠路土司属族谱已经四修:汝先公四世孙尔毛公在元代草创宗图,原本现已失传;十八世孙承国公(字君一)创修大房谱牒,即康熙版,原本亦失落;二十一世孙梓彬公续修大房谱(原本亦失落),十九世孙世煜公(字临川)创修五房谱(尚存残本),均为嘉庆版;二十六世孙(承恩裔)元恺公再倡续大房谱,因时事变迁,尚有三册未出齐(注:此三册原稿已定,因欠经费,未能付印,仅存此三册的一份手抄件。原手抄件存万州沙包子覃玉成处,复印件存发彩长子宇德处),即为民国版,该书尚存一部分。现将三个版本谱牒的序(论)辑录如次,以供参阅、研讨。
(一)德明公宗支(老大房)谱序(论)辑录
1、康熙版序
尝观兴王肇治,内有公侯五等之封,外有宣招五等之荫,皆属分茅胙土及其勋庸。既集又次加升,一以奖忠贞,一以加劳勋也,其名不一。或取以新,或仍以旧,唯忠之一字,不得数见,独于我郡诸司而观之,其最著者,莫若今忠路覃君一司云。由今以恩德烈虽昭终乎,有兆必先也哉。兹者君念前征,不可闇汶图序,宗谱附以祖功宗德流缀辉煌,甚盛事也。乃复走币征余为引,盖以余固郡中名宿,耳目最新,见闻最熟,其言非诬。然余既素裕真矣,又何诿焉。因为序曰:世谱之作何昉乎,昉于太史氏世家也,予长作史,帝王有纪,列国有世家,不敢上同。
天子左器纂重矣,外此崛起之英,即秩列公子姓,不及世亦不得列侯之班。今以推之,覃君论其茅土,素封一等躬桓蒲谷,犹古诸侯类也,即特晋世家,夫谁曰不宜于是作。
覃氏宗支图序按:覃先世起自金陵,始有讳行云公徙襄阳郡,继有讳在天公,厥后汝先公生自瞿塘,传伯坚公诣任施州,传普诸,族益大。自宋历明,族类殷繁。洪武时,从南凉蓝公征讨有功。兄弟二人,长讳尔毛,字实用,次讳野毛,字袭可,得优于朝,使居施南、金峒、散毛、东乡、忠路、唐崖、镇南诸司,即世所谓七覃。是以尔毛传川龙、传大胜,有四子。次天贵袭忠路,拓土开疆,于永乐中功升安抚,创业守成两难皆传,称伟丈夫矣。后递传英,传飞熊,传德明,传万勇,传正纲,传大宁,传之秉、之汉,传寅化、赞化,又以奉调征剿四川永宁,所获有功,升宣抚使司。传奇勋、楚勋,熹朝中亦以随部院王进剿安囚,功升宣慰。传进孝,字敦源,烈帝时随阁部杨进剿流寇,于房竹间斩获功多,题叙副总戎职,嗣传承国,字君一者,不意时遇莝劫兵燹相仍,司为一洗,孑遗流窜蜀地。君翁发愤自雄,缚裤归来,披荆剪棘,茹荼储备,以广招来,致令人文蔚起,另是一番境界,何赫奕也。嗣传世藩字屏山,即今思君,则又少年英俊,文德兼才,联辉兢爽,福德未可赀量。噫亦是以论是君家代有伟人。前既武功开基,后复以功德显烈,世世能笃忠贞矣。有开必先,又岂能有兆不应也哉。
外史氏曰:覃之著姓也,古或隐君子流,而不肯以姓字落人间,迨夫德积而茂,阴溥而彰,不可湮灭,姓故难掩。逮南北朝时,有讳元先公,曾以骑射忠勇扶梁讨景,盖世名将。于唐有讳光钿公,经国筹边,内外倚重,当世名臣。公其君远派也,抑何以迹相类而若是也。即君近代相传,要皆有祖德宗功,层见叠臻,所谓筑基厚源本,岂毋怪乎。至君乔梓而益昌益炽者也,乌可以不述哉。
余读《记》,有云:凡子孙守宗庙社稷者,其先祖无德而称之,是诬也。有美弗知不明,知而弗传,不仁也。如君今兹之风,诬耶明耶仁耶,臧否洞然,一举而众善备矣,后世君子当必有能辨之耳,并系赞曰:
金陵著姓,移徙瞿塘。宋明再涉,廪郡开疆。
乘时愤迹,随征南凉。爰及功茂,涣汗龙彰。
长乃启宇,次亦发祥。七覃名遍,至今丕光。
唯我忠路,庶君最长。愈出愈盛,武功叠张。
晋陟安抚,宣慰随将。招讨副督,奚足颉顽。
外秩既极,内爵慰偿。九命九锡,璀璨辉煌。
况君乔梓,济美济芳。寿考富贵,自心难量。
如日如旦,如月来望。从兹拜手,天子对扬。
我作记赞,用揭旗常。以告来者,继思不忘。
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岁在癸亥天祝节前
奉真大夫协正署尹同郡鲁山邓宗开顿首拜撰
2、嘉庆版序
夫族之不可以无谱,谱之不可以不修。无谱则无以考世系,别亲疏。不修则无以继宗支,垂久远。谱之修也,岂浅鲜哉。
吾宗著姓金陵,来自大宋。始祖汝先公徙瞿塘,伯坚公任施州,传普诸公族益大。普诸传尔毛、野毛二公。尔毛公南凉征讨有功,授镇南五路都督军民府都总管。传川龙公,任施绍归夔等处地方招讨使元帅府。传大胜公,袭父职。传至天富、天贵、天荣、天华四公。天贵公袭忠路,拓土开疆,于永乐中功升安抚。后递传英,传飞熊,传德明,传万勇,传正纲,传大宁,传之秉、之汉,历代相传不绝如缕。此皆载在旧谱,可考而知。
自是而后,我太祖世秩公于康熙年间由忠路而迁建南,百有余岁尔。岁癸酉云叔先生来家,留数日,谈叙下言及谱牒甚悉,余不禁慨然,以旧谱所在,仅传某公任某职,先后承卸岁时,生卒年月矣,夫冢基所在,一切茫然,即祖母姓氏,亦多缺略焉,余因请乔梓所绩印谱。次年叔馆敝处敦行堂,凡我子侄俱受业焉。匝旬惭以谱示余,余乃展卷恭读,始知其木本水源,条分缕析,家规家训昭如日星。自宋而元而明,莫不分其支派,著其里居,明其甲第,详其葬所,凡皆乔梓之有功于宗族也大矣。爰将忠路一支,凡20余世,集列入谱,详其生没,载其丘墟,俾世系有考,亲疏有别,上有以继宗支,而下有垂久远,胥于是乎在也,而谓谱能已于修乎。抑余闻之,太平久而家谱兴,苟三世不修,则难言孝矣。余虽力学未就,而祖功宗德之思安敢一日忘之乎。凡我同族之人,观斯谱者,和气辑而雍睦益昭,孝悌敦而文明上于已,固我宗支而无愧望族,可以告无罪于先王矣。是为序。
大清嘉庆十九年(1815)甲戍岁林钟月中浣日
(汝先公)二十二世孙业儒章纯学安氏谨识
3、民国版序
凡人必先正家族,而后国族正。夫家族不正,而后何以正国族。是故族之有谱,国之有史。国之无史,不可以纪忠奸,别善恶;族之无谱,不可以考祖德,敦宗族,和雍睦,分尊卑,别亲疏。由此观之,续谱岂不大也哉。
第吾族之家乘,曾经先祖君一创修,迄今已距十二世计三百余年矣。尚存谱牒,仅残篇断简,故先人来去诸多未明,苟仍日引月长,不但各地族人情衰恩替,将有昭穆再蹈失伦之势。元恺等便不禁欣然感忿,于32年秋始商恰登翁族叔,并请同敬翁族祖,用是会集族中当局者于宗祠。众皆莫不相助,但慨示恺以重任,当知辉先启后之事,即虽无能,又何敢诿?嗣以倭寇横行,百物腾贵终止。旋34年秋,敌氛投降,胜利届临。值此百废俱兴之际,正为家乘告竣之祝,幸何如之,于是援笔以记之。
溯吾族自梁有无克,曾为东南宁州刺史。南北朝时有元先,以骑射扶梁讨景封忠勇将军。唐有光钿为当时名臣,经国筹边,内外倚重。索厥由来,均为吾族姓之始者,但各公以世远年殊,不能历历如载,抱恨多殷。逮由汝先始祖肇自金陵,移徙瞿塘,厥生伯坚、伯圭两公。坚公于宋庆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