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氏族源族属考(百花堂族谱摘录)
来源:
作者:
2010-05-01 22:02:06
浏览:8449次
收藏
管理
覃氏族源族属考
关于覃氏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其《南蛮西夷列传》载:肃宗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冬,溇中蛮覃儿建等复反,攻烧零阳(今慈利、石门)、作唐(今安乡)、孱陵(今湖北公安、松滋)界中,可见东汉初年覃氏已成号召一方的溇澧强族。在这里覃氏也是以“蛮”的身份出现的。其次是光裕堂《四谱》及九如堂《三谱》关于覃万传的记载:章武二年他受诸葛武侯之封,为五溪部长官,与《三国志.蜀志》记载一致,马良征武陵,安抚武陵蛮夷。石门除《覃氏族谱》外,还有《盛谱》、《曾谱》、《邓谱》、《王谱》、《唐谱》等五谱记载相同,均说与覃万传同受诸葛武侯之封,覃为五溪长官。 又有《九如堂》三谱记载,祭祖告文恭请诸葛武侯之礼仪习俗,更表明我覃氏的确是武陵蛮。其三,在唐代天宝年间覃汝先被唐明皇授为行军总管,任职施州,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相当设节度使的地方设行军总管,由少数民族担任,这就说明,覃汝先为少数民族。同时从历代正史看,施州长期归属巴蜀,属于相当独立的少数民族地域。其四,五代后晋天福年间立的《溪州铜柱》,上刻有检校左散骑覃彦仙、覃彦富,检校尚书左仆射覃彦胜。这时楚王马希范因“五溪初宁,郡帅内附”,特立铜柱标示。巴山覃列为溪人,即五溪人,说明覃姓是少数民族。其五,覃氏老谱及四谱记载,仕魁由施州到中建,即由施州沿清江而下,说明我覃氏从汝先至仕魁、友仁公,代代是亦兵亦民的少数民族的兵农,生存于清江流域,清江流域也正是巴人长期居住和生存的地方,所以仍是五溪蛮人。其六,友仁公由红土口,即今长乐长茂司至渔洋关一带移居石门,驻兵三江口附近,石门仍是五溪蛮居存之地,友仁公定居石门之后历朝对我覃氏,仍按少数民族首领对待,委任少数民族职官,实行军政合一的有别于朝廷流官的行政制度,所以从宋至元均是以羁糜政策对我覃氏,说明我覃氏确系是少数民族。其七,到明代,添顺祖所领统管地域由石门新关至今湖北五峰渔洋关,北接长阳县,统今五峰仁和坪、升子坪、渔洋关、长乐坪、清水湾、后河湾潭等地,东抵澧州今澧县东门乡,西抵桑植、西南接慈利,机构名称土司千户所,名虽与明代军制卫所制符,而性质确异。首先《明太祖实录》称添顺祖为土酋,这是对少数民族头人的称呼,特别是万历年间县官冯汝器,篡夺宗藩公所掌土官印,给与汉官王嘉秩后,神宗旨批:“土官世辖土军,此我祖宗以夷治夷之深意也,地方官不识大体,轻变我祖宗成法,生事起衅,渐不可长”,这表明明代亦以覃为夷,这正是我覃氏是属少数民族的铁证。其八,清代改土归流,添平所土司在雍正13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批准保持我覃氏土司虚衔。这是对顺应朝廷的少数民族的又一种特殊待遇。《清史稿》将添平所列入土司传记载,土司传是记载少数民族的史书例传,这一系列实施无不说明我覃氏是千真万确的少数民族。 所以《姓氏起源》、《姓苑》、《氏族略》、《姓谱》诸书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一致结论:“覃姓,蛮姓也”。 汉人修谱收族,长江以南则在北宋已经形成气候,我覃姓修谱则在明朝嘉靖45年(即1566年),从取名及有关资料看,修谱统派在毅宽公执政期间已经开始,但源流传承一直纠缠不休,经过四代努力,方成一谱,到道光六年(1826年)再成二谱,两谱相距260年,且经过改土归流,清代修谱在少数民族普遍展开,而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已全面结束,民族大融合的去向,已形成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族靠拢的倾向,土司各姓族谱均把自己定格为征蛮抚蛮的外来人。而覃氏因有口传和相应文字史料的依据,唐代覃汝先守瞿塘任职施州总管,成为覃氏最可靠的“根”,即使先辈戌守过梁州南郑,南郑在秦汉曾叫汉中郡,明代又叫汉中府,而宋代、元代时,南郑地方则叫兴元府,行政区划在元代才出现陕西行省,第一次把南郑划入陕西行省,而这时南郑叫兴元路,只有明朝时汉中府与陕西才同时以省府两级辖管南郑,所以覃氏始于陕西之说肯定是明清修谱时攀附上去的。 覃氏为寻根溯源,肯定在覃字的音与形上开展联想与追寻,所以最早与覃地、覃怀和皇覃氏挂起钩来,而覃地之“覃”均念“谭(tán)”而不读“信(xín)”,《说文》曰,“覃,长味也,从旱,咸省声”,最早古文献《诗经》有《葛覃》,“实覃实吁”,皆读“谭(tán)”而不读“信(xín)”。 从覃儿健在溇澧,覃万传在武陵,覃汝先在施州瞿塘,相传最北也只在南郑,而唐代的南郑属梁州,大行政区划属山南道,且在大巴山之西,认真考察,即使汝先公祖籍南郑也在巴人居住之地,他生活在唐代的民族情况,是最能说明覃氏先祖的族属问题的,许多文献表明唐代时这一带是巴人的地盘,而且还有他们的语言。 首先必须说明巴自成一个族类,不止是“巴”地方的一群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而巴人,在文献上不是称“蛮”,就是称“夷”,凡说到他们的语言时,总说是“夷音”、“蛮语”,很少有人提到“巴语”这样一个称谓。 唐代一些到过上述地域的迁谪诗人,他们和各地的非汉族人们比前代有过更多的接触,他们的作品告诉我们,这一带是少数民族巴人聚居地,巴人有自己的语言,从摘录的一些诗句或文句里,就可以肯定下来。 诗人姓名诗句或文句出处所在地今称 耿湋更问蜀城路,但逢巴语人。《送夏侯审游蜀》,《全唐诗》,四函十册 今汉中 元稹三月使巴蛮,蛮民詀言南诉。《台中鞠狱》,《全唐诗》,六函八册 重庆市东部 前人和蛮歌字拗《哭女樊》同上,九册 重庆市达县 前人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酬乐天东南行诗》,同上 重庆市达县 郑谷渐解巴儿语《通川客舍》,《全唐诗》十函,六册重庆市达县 白居易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 《征秋税毕》,《全唐诗》七函三册忠县(施州西) 杜甫夷音迷咫尺《秦汉中王手札》,《全唐诗》四函四册云阳(瞿塘西) 刘禹锡其音………伧儜不可分《竹枝词九首.引》,《全唐诗》六函三册巫山(瞿塘东) 前人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东南行.御澧州李十一舍人》,《全唐诗》六函三册 湖南澧(州)县 常建泊舟同溪口,言语皆哑咬《空灵山应田叟》,《全唐诗》二函十册湖南湘潭 以上按地域排列,从汉中到达县、忠县、云阳,到逼近鄂西的巫山,最后到达湖南澧州、湘潭,自西北而东南,全是巴人比较集中的旧地。各诗有的明白说出是巴人的语言,有的在摘句的上下文里指称到巴人,在接句中却没有说,有的根本没有提到巴人,但因为聚居地的轻易不会变动,而巴人在这一弧形地带的集中程度是比较高的,我们可以断言各诗所指的全部是他们的语言。 刘禹锡还贬居到当时的朗州即今天的常德,写了竹枝词,竹枝词就是当地巴人的歌体,其诗作《登武陵城望顾水陆》云:“星象承鸟翼,蛮陬想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城基历汉魏,江源自宗貝(上宗下貝)。”真实记载沅澧巴人巴俗的历史真实。《全唐诗》刘禹锡传称:“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仛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竹枝词十余篇,五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余年,召还”。 同时,石门出土文物中,发现大量的巴人剑和巴人虎纽錞釪,在湘鄂渝黔的土家族聚居区里,石门共发现虎纽錞釪26件,是全国之最,这更说明澧水流域同样是古代巴人的聚居地。 其实巴人就是土家族的祖先,也是覃氏祖先。 巴人的起源有远近两说,《山海经》(卷一八,《海内经》)说:“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宋罗泌《路史》(《后记》,卷一)说:“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这是远的一说。照此说,伏羲就是大皞,又叫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生活在今甘肃的天水秦安一带,经天水到漾水源头,距汉代西汉水的发源处仅200华里。说“后照是始为巴人”,与顾相“降处于巴”,说明后来伏羲之裔从秦安经西汉水顺流而下景天池大泽,直达嘉陵江,到巴郡治所,即今重庆,以次为中心四散扩张,建成巴国,郭璞注《山海经》说,巴国今三巴,就是重庆市各县即湘北鄂西山区。 但巴人另有一个在今鄂西发源的记载,这一记载最早的是西汉刘向所著的《世本》,后来范晔的《后汉书》(卷116)、后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37,《夷水注》)、唐人所辑的《晋书》,(《列传.李特传》、杜佑的《通典》(卷187,《边防典》)樊绰的《蛮书》(卷10)、五代杜光庭的《寻异记》(卷2),都有记载,以《后汉书》所辑最完整: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生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皆沉,为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乃乘土船从夷水到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原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蓂,积十余日,廪君思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朗。” “廪君于是君呼夷城,四姓皆臣之。” “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这就是巴人起源的近一说,在地域上更近中原,在年代上也晚近一些。 这一说表明:巴人的“发祥”地是武落钟离山。其地在今湖北长阳县西北,离县城七十八里,一说在县治西一百多里(同治《长阳县志》。卷一,《山川》),亦名难留城山(《县志》据《水经注》卷三七)。据杜氏《通典》卷一八七原注:此山在“今夷陵郡巴山县”。杜氏是唐代人,唐代的夷陵郡是今日的宜昌,而巴山县就是长阳县。 巴人有五姓,巴、樊、瞫、相、郑。瞫是一个会意字,看得很深为瞫,读音为审,古代没有卷舌音,则读为“信(xín)”与当今湘鄂渝黔土家族覃姓人自己的原本读音同,所以明显覃氏则是“黑穴” 瞫部落的后裔,古文献祭在巴出“赤穴”,樊瞫相郑出“黑穴”,按音译土家语解,“赤”是智慧、学问的意思,“穴”为有无之有,所以“赤穴”是有计谋之意。“黑”是笑、欢乐之意,“黑穴”是“充满欢乐”的意思,而樊、瞫、相、郑能共同相处,可见部落之间的团结,所以此四姓,同结为一方,在部落联合结盟,巴氏以智取胜,土船独巴能浮,且向上游漂去,逆水而上,是以机智取胜。巴演变为夏、为马两姓,一部分因巴务相的相字,又演变为向姓。樊演变为田、谭、彭(本姓为“盘”), 瞫则演变为覃、陈、文、盛、秦、邢等姓,相演变为唐、王、黄、向等姓,郑则为郑、邓、曾、丁等姓。 瞫除五姓之外,直接作为姓,文献无征,但瞫覃读音相同,最早见于文献的覃儿健、覃万传、覃无克、覃汝先、覃行璋、覃仙彦、覃彦富、覃彦胜均出现在巴人所及之地,而且《恩施县志》(卷十)叙廪君传说,再三提到瞫姓时总写为“覃”,这显然不是笔误,或“手民之误”,而是最初的纂志者知道瞫覃读音相同,不妨通用。有人把覃氏族源追溯到谭国,说覃为谭子之后,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教授,对此早有定论:“来凤县境内,姓覃的人更多与恩施,‘改土归流’前,当地最大的土司——散毛司——就姓覃。” 同治《来凤县志》(卷二七)叙散毛司的源流世系,一直追溯到南朝梁代,潘光旦教授说:“覃姓,(春秋)谭子之后,齐侯灭谭,谭子奔莒,遂去‘言’为‘覃’”。追溯到南北朝年代,是有可能的,实际的奕世蝉联,还不止此,只是文献无征而已;‘谭子之后’云云,确是抄了汉人谭姓的老文章,全不相干。”先辈寻根问祖,按覃字追溯,见其形同,不管音义,于是便与“覃地”“覃怀”“皇覃氏”挂靠,认谭为祖,由以国得姓,以地得姓,以宗得姓等通例联想,乃至产生了覃谭一家之说,把覃氏源流导入误区。其实光裕堂《三谱》、《四谱》,九如堂《三谱》对“有竺”说和谭去言为覃之说,早已批驳否定,先人已得的正确结果,我们应继承发展。 覃无克、覃元先或作为一人或视为祖孙,但都是祖籍梁州南郑人,梁封东宁州刺史(一说在东梁州刺史,若此则在汉水中游),后落籍东宁州即在今广西融江,紧邻湖南,看来也是覃儿健、覃万传等巴瞫之裔流入广西无疑。其实南郑也是巴人聚居地,也属巴人之裔,但长期流入壮族聚居之地,已成为壮族,覃姓也读为秦(qín)。而添平覃氏,源于巴瞫。而且一直未离开巴人生存之地,保留了敬虎崇虎的古老习俗,成为土家族的大姓,且读音为“信(qín)”。 覃氏在湘鄂渝黔这个共同地域,创造了悠久的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与习俗,共同使用过地道的土家语,因为有共同的历史原因,完成了母语的更替,尤其重要的是有着一种共同的心理素质。 所以覃氏不论从民族源流还是姓氏源流,都应该是巴人瞫氏的后裔。远溯上古,可以追溯到伏羲氏。覃氏奉信的傩愿中,有一段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就演绎了伏羲与女娲兄妹成亲才繁衍我们人类的故事。这个古老的民间唱段,艺术地证实了由伏羲到巴人再到现今人类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这许多的佐证,无不雄辩证明了我覃氏是巴人瞫部落的裔众。这是不容置疑的结论。(摘录于《覃氏族谱》(百花堂)总卷)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