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氏源流述略
覃(qin/tan),渊远流长,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之。《诗经》、《书经》中也有“葛之覃兮”“实覃实吁”、“覃怀底绩”等记载,只是这里的覃读“谭”(tan).《说文》曰:“覃,长味也,从旱,咸省声”。作为姓氏,覃是多音字,根据各地方言,有的读谭(tan),有的读秦(qin),有的读旬(xun),也有的读信(xin)。
关于覃氏的起源,至少有三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起源于上古之覃怀古国。据四川大足县《覃氏家史》、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覃氏源流》记载“皇覃氏根基于覃怀”;广西上林、马山、宾阳等县《覃氏源流》说,覃姓,起源可追溯到上古的覃怀古国,其位置在今之河南省沁阳、武陟一带。 据《姓氏考略》所记:“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覃怀地因覃部落而得名,覃氏因覃部落和覃怀地而得姓。据《覃氏得姓缘起及历史人物志略》云:“及禹有天下,封其后于覃怀,曰覃怀,即书经覃怀底绩之地也。吾族以覃为姓,盖本于此。”以上记载,皆源于覃怀古国。
第二种说法,是《辞海》、《姓氏辞典》、《万姓统谱》、《百家姓探秘》等书籍记载,“覃本谭氏,避难改”。一说谭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东省章丘(一说历城)一带,子民以国为姓,是为谭姓。公元前684年谭国为齐国所灭。传说谭国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民为避乱,改谭为覃;一说伯益的后裔孤竹氏建立的孤竹国灭亡后,有竹氏一支从河北卢龙被驱赶到洛阳和殷商遗民一起筑城,沦为工奴。后又到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为周穆王建筑祗宫,祗宫建成后,穆王为偿工奴的劳绩,把他们分配到各附庸国为民,有竹氏的覃民被分配到谭国(今山东省境内),又得姓谭氏。到春秋时期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周被齐国所灭,有竹氏谭姓又迁徙他地。把谭字的言旁去掉,恢复覃氏。覃本谭氏也好,恢复覃姓也好,应该说都是覃姓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中途汇聚的支流,不是覃姓最早的源流。
第三种说法,是出自少数民族姓氏。生活在川鄂湘黔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已有定论,毋容置疑。随着土家族民族成分的恢复,有不少学者考证:“覃氏源于曋(shen)姓” ,是由早期居住在清江流域的巴人曋姓部落演变而来的,是土家族最大的姓氏之一。
据1992年出版的《长阳县志》载:“早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向部落转变时期,先有巴蛮五姓活动与县境内的武落、钟离山。巴氏子务相,在‘五姓争神’中,被推为蛮夷君长,尊为廪君。”可见巴人五姓,为蛮夷,即旧时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巴人五姓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世本》(今轶),后有范华所著的《后汉书》(卷一一六)、后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十七《夷水注》)、唐人所辑的《晋书》(《列传李特传》、杜佑的《通典》(卷一八七《边防典》)、樊绰的《蛮书》(卷十)、五代杜光庭的《寻异记》(卷二)、大都以《世本》为依据,敷衍成文,内容基本一致。记录最完整的,当数《后汉书》: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此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黑穴,未有君长,但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原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大地晦暝,积十余日,廪君思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朗。”
“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夷城即今渔峡口镇。
据史料记载,武落钟离山为武落山与钟离山的合称,是巴务相出生和掷剑争神之地,也是是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如今,山上还有向王庙、德济亭、白虎亭、石神台、赤穴和黑穴等景观。
巴国建立以后,逐步发展到长江以南原古代蛮族或巴蜀地区。作为部落,曋姓也随着地盘的扩大而随之发展。至汉代,澧中、平川、赐州、蜀郡也有覃姓。重庆师范大学管维良教授著《巴族史》(1996年天地出版社)第47页载:“汉中之地为白虎巴人向北推进的结果。……汉中大约以南郑为界,以东属巴,其西为蜀;而川东巴国在汉中的东境则大约在今湖北竹山县一带,其西属巴,其东属楚,因此,西起南郑,东到竹山汉水流域的大片地区都是巴国领土”。从覃姓的分布状况,比较集中的是川鄂湘渝,也是这些地域,其中自然也应包括曋部落的后裔。只是从五姓争神以后,经历了春秋战国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论是曋还是覃,其生活状况均无文字记载。
覃氏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卷六十八,其《南蛮西南夷列传》:“肃中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冬,溇中蛮覃儿健等复反,攻烧零阳(今慈利石门),作唐(今安乡),孱陵(今公安、松滋)界中。可见东汉初年覃氏已成号召一方的溇澧强族,且被史家称为“蛮”。据《三国志·蜀志》记载,章武二年,覃万传受诸葛武侯之封,为五溪长官,安抚武陵蛮夷,也是蛮。后至两晋、唐宋元明清历代,覃姓的活动皆有历史记载,也都有蛮夷之称,故《姓氏寻源》、《姓苑》、《氏族略》、《姓谱》及《中国名人大辞典》一致结论:“覃姓,蛮姓也。”
从居住地域和姓氏称谓看,都与《长阳县志》所载“巴郡,南蛮夷”一脉相承。
以象形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字,逐步发展为表意文字,从而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使汉字不断变化,发展,丰富。巴人五姓中,曋是个会意字,看得很深为曋,读音“审”(shen),古代没有卷舌音,读信,与今湘鄂川黔土家人自己的原本读音相同,包括我姓读“旬”,亦相近。所谓赤黑二穴,土家语“赤”是智慧和学问的意思,穴即“有”的意思,赤穴即是有智慧的意思。“黑”是笑,快乐的意思。巴氏以智取胜,四姓以乐结伙,故土船能浮且逆水向上,四姓皆臣之,部落结盟,和平共处。在开疆拓土,往返迁徙的过程中,随着文字的发展和语言的不断丰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家族姓氏的增多,巴演变为夏、为马两姓,一部分因巴务相的相字,又演变为向姓;樊演变为田、谭、彭(本姓读盘)等姓;瞫则演变为覃、陈、文、盛、秦、邢等姓;相则演变为唐、王、黄、向等姓;郑则为郑、邓、曾、丁等姓。其他各姓估且不论,只看瞫与覃之间的关系,瞫除五姓会盟之外,直接作为姓,文献无证,但瞫、覃读音相同,最早见于文献的覃儿健、覃万传、覃无克、覃汝先、覃行璋、覃彦仙、覃彦富、覃彦胜均出现于巴人所及之地。《恩施县志》(卷十)叙廪君传说时,每次提到瞫姓时总写作“覃”,这显然不完全是笔误,而是由于纂志者认为最初的瞫姓和今日当地主要姓氏之一的“覃”本是一回事,不妨通用。覃,在川鄂湘一带,至今仍读“旬”和“信”。
覃氏经历了几千年来的频繁迁徙,总的流向和趋势可概括为:北南东西,即自北向南,先东后西。根据史籍和各地覃氏族谱记载及口碑,除了上述在黄河流域的几次迁徙之外,还有几次较大的迁徙,如:覃儿健从湖南武陵南迁广西北部;覃万传从陕西入川;覃元先、覃三耀入桂;唐代覃汝先守瞿塘,驻镇施州等。总之,除移迁海外者,都没有超出古代巴国的领地。
中州堂覃氏,为覃氏家族中的一员。据1921年《重修覃氏宗谱》“谱序”记载:“覃氏固有谱略,出以柶示,见夫锡姓受氏,语焉不详。据其所可信者,略谓元之季世,有公光显,由四川马侯府中州大坝细沙溪,挈眷来长,遂家焉”。现查四川、重庆境内,惟宜宾市屏山县有细沙溪这一地名。屏山县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曾置马湖路总管府,治所涪口,即今新市镇;元大德四年(1300年)迁至今屏山镇,下辖6个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马湖府。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县,隶于马湖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马湖府撤销。谱载“马侯府”应是“马湖府”的误传。细沙溪则位于屏山县龙华镇西北3公里外,山谷幽深,溪水清澈,清风袭人。山势犬牙交错,两岸陡峭壁立。雨后处处飞瀑,轰然如雷,飞瀑汇入溪流,碧水淙淙。是为县级自然保护区。
祖籍四川境内,覃姓分布于,安岳、永川、巴中等19个县市,仅大足一个县就有十个乡镇有覃氏聚居的村落,重庆市有涪陵、丰都等7个县市有覃姓人口。离此较近的四川大足县万古覃姓支族尊覃元先为上祖,覃亦读“旬”,同属土家族。由此可见,不论从迁徙途经还是居住地域,不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口碑传说,都不容辩驳地证明,中州堂覃氏同是古代巴人后裔,是古代曋姓的延续。可见《覃姓族谱》称:招徕河是覃姓圣地,不无道理,招来河地处长阳与施州(恩施)交界处,也是巴人先民的发祥地。
泱泱大姓,犹如江河行地,支流纵横,势所必然。万里长江也是由几十条比较大的支流汇聚而成的。尽管每一条支流源头各有不同,但就是这些支系共同成就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我覃姓家族也是一样,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万分之五的随机抽样资料和台湾省1969年的资料综合,覃氏占全国人口的0.06%。按人口增长率计算,到2000年覃姓人口应在 900万以上。覃姓相对集中于长江中游以南及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散居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特区,分别属于壮、土家、布依、毛南、仫佬、仡佬、苗、瑶、侗、傣、水、京等13个民族。定居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21个国家。根据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年出版的《中国覃氏通书》记载,全国约有人口900万,可谓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仅比较集中的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就有几十个支系。尽管堂号、郡望、派序各不相同,但自古“覃无二姓” 。不论源于何支何系,融入到覃姓这一条大江大河之后,都是一笔难写的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