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发池与长阳巴山舞(出色人物)
巴山脚下,清江之滨,不论是农家院舍,还是广场社区,每逢节日盛事,只要轻快悠扬的民间舞曲飘响,男女老少、成百上千的人们便会成双成对地跳起巴山舞,时而舒缓,时而优雅,时而奔放,跃动着欢乐的旋律和热烈的气氛。 长阳是巴人的故里,土家族的发祥地。这里历史悠久,巴土文化积淀深厚,是著名的“歌舞之乡”。高亢悠扬的长阳山歌,典雅隽永的长阳南曲,质朴粗犷的土家跳丧舞,无不显示出巴土文化的风韵和土家民族的精神。 “跳丧”又叫“打丧鼓”、“跳撒叶儿嗬”,它是鄂西土家族在民间中保存最完整、最古朴,可以独成体系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俗话说:“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土家人以跳丧这种祭奠形式怀念故人,安慰生者。但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禁忌,让这种有歌有舞、节奏鲜明、动作优美的民间舞蹈跳起来受到极大的局限。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化的土家族汉子覃发池,发誓要让“跳丧”从传统中解放出来。 覃发池是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20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跳丧”,到八十年代初已是“跳丧”的一把好手。1978年全国时兴跳“北方秧歌”,从北扭到南,覃发池由此得到启发:“利用当地民间舞蹈素材,挖掘创造一种新的舞蹈形式,然后让它又回到民间去,那才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他自然而然想到了“跳丧”。 1978年6月,在“乐园山歌节”上,覃发池将自己用“花鼓子”作动作基调创造的一套舞蹈展现给广大观众,但由于动作基调没选准而失败。覃发池认真总结经验,重新编排了“半边月”、“四合”、“靠身子”三套共10分钟的舞蹈,并在1979年乐园首届“七一文化节”上表演,得到专家和群众的认可。由于“跳丧”是一人击鼓众人跳,因而将创新的舞蹈定名为“单鼓舞”。覃发池又进行大胆取舍、深入研究、重新整理,将“单鼓舞”改名为“巴山舞”。现在流行的巴山舞由“半边月”、“靠身子”、“四合”、“喜鹊登枝”、“双龙摆尾”、“百凤朝阳”、“风摆柳”、“巴山摇”八套乐曲和舞姿组合而成。 “巴山舞”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是群众自己的舞蹈。“跳丧”的动作大都压抑,向下、埋头、扣胸,给人以沉闷感。跳“巴山舞”则昂首挺胸,摆动时放开手脚,显得自然、优美、欢快、自豪。同时具有摆、颤、划圆、下沉、全身运动的特点。 “风摆柳”舞姿,是从跳丧“怀胎歌”中的“双摆跨步”提炼而来,起伏有致,音律和谐。跳起来似春风拂动,柳枝摇曳,轻松柔缓,婀娜多姿,抒发着年轻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音乐保留了原始舞蹈中的明快节奏,采用当地的民歌、山歌加以发展,将单一击鼓改为加弦乐、打击乐伴奏,具有四大优点:一是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是很优美;三是与舞蹈情绪相吻合;四是丢掉了“丧味”。有人说:巴山舞曲一响,脚板就滋滋痒。原湖北省文联主席任青认为,巴山舞把死东西变成了活东西。著名舞蹈家贾作光三次到长阳,与基层群众同跳巴山舞,赞扬巴山舞是“东方迪斯科”。 1981年,覃发池当选湖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舞蹈》杂志发表了他的论文《新兴的群众自娱性舞蹈———巴山舞》,引起了舞蹈界的重视,覃发池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还代表湖北省出席了在山东的“五省市民间舞蹈”交流。1985年,湖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电影《锦绣长阳》,使巴山舞走上银幕。1990年覃发池当选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并连任至今。1991年,“巴山舞”作为表演项目,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7年,巴山舞赴香港演出,“欢乐的毕兹卡”引起港人的浓厚兴趣。去年,长阳巴山舞荣获第十届全国民族艺术“群星奖”广场舞蹈金奖。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士观看巴山舞后,认为完全可以作为广场健身舞形式走向全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10月12日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