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民怀念覃应机
覃应机出生于东兰县三石镇纳合村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他10岁就参加了劳动“童子团”。1929年10月,参加韦拔群指挥的农军攻打东兰县城的战斗,随后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同年冬,保送进入韦拔群在“东兰县劳动小学”开办的“青年训练班”学习,受到韦拔群的亲自教诲。在学期间加入共青团,毕业后加入红七军第二纵队。1930年11月红七军在河池整编后,随红七军北上进入中央苏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覃应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红军是人民的部队,当然会爱戴百姓。
乡音亲切,赢得群众支持
覃应机爱戴百姓,一次,他就用亲切的乡音为部队立下大功。1934年10月,红七军从广西的资源县到达贵州的黎平县。在漫长的行军途中,没发现一个人,到处是荒凉破败的景象。没有老百姓,这给红军在掌握信息、补充给养和制定行军路线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联络当地百姓,成为当时部队的首要任务。
当时,覃应机在补充师侦察连工作。上级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三军团保卫局局长罗瑞卿点名将他调回三军团保卫局当主任科员。覃应机报到后,立即带领一队保卫局战士跑到城郊山头上,拿起广播筒登高喊话。可是喊了老半天,没有一个老百姓出来。害怕兵勇是老百姓的共同心理。怎样消除这个误会呢?覃应机想: 黎平的土语与我家乡相同,我试着说土话,可能会打动他们的心。于是,覃应机叫来几位老乡一起到城郊走村串寨。一路上,他们特地用土话大声说道:“他娘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如狼似虎,老百姓被吓得魂飞魄散了,连红军都不敢接见了!”话音刚落,立即有一个壮年人从路边的一块大石头后而探出头来.用土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家住何方?”覃应机当即回答:“我们是红军,我来自广西东兰。”听到覃应机这口标准的土话,那壮年男子犹如见到亲人一般,高兴地跳出来说:“走,回家煮饭。”覃应机说:“我们红军人多,光你一家接待得了吗?”只见那壮年人从腰问拔出弓箭,纵身跳上一块大石头,对着路边的大树一箭射去,一根树枝应声掉下地来。刹时间,从山谷中、树林里和岩洞中走出不少群众来。当天晚上,红军在黎平县城郊举行了军民联欢会。在晚会上,军民欢谈时的土话,都是靠覃应机翻译的,大家感到十分高兴,都夸覃应机能干,罗瑞卿也赞许道:“小覃不愧是个好侦察员。
智取娄山关,“广西佬”干得好
1935年2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再次向遵义进军,三军团奉命攻取娄山关。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主峰,扼川黔公路咽喉,重峦叠嶂,素称天险。军团长彭德怀决定红十三团为前卫,该团团长彭雪枫令侦察连当尖兵。为秘密接敌,侦察连连长韦杰和指导员覃应机令战士们换上国民党军服装,穿密林,走山路向娄山关疾进。途中,抓获了黔军王家烈部的参谋,缴获了敌方军事部署图,上交上级。彭雪枫弄清了敌人的底细,即令侦察连从公路正面攻关,团主力从东侧上山,围歼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