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堂覃氏祖籍考
中州堂覃氏祖籍考
中州堂覃氏祖籍,据1921年《重修覃氏宗谱》谱序记载:“元之季世,有公光显,由四川马侯府中州大坝细沙溪,挈眷来长,遂家焉”。然而,在谱册中,始迁祖光显公备注栏却注为“自元末由四川中州马侯府大坝细沙溪挈家来长邑”,两处所载不一,故作考证。
据民间流传,同时由四川来长阳的还有天池口田氏始祖九丘公,经查《田氏宗谱》所载,唐代“高崇文之裨将田玉公留蜀,家忠州”,“迨元至正之末,九丘公乃由忠州迁长阳”,“始祖九丘公元末明初与大伯祖九高公、二伯祖九霄公由蜀中州大坝马湖堡细沙溪徙入楚”、“落籍于邑西天池口”。另据泉水紫荆堂田氏族谱记载:“始祖公田子贤,元泰定二年进士,由西蜀中州大坝北门外来湖北”。由此可见,中州堂覃氏和天池口、泉水田氏祖籍同为忠州,即今重庆市忠县。
2011年5月12日,田太富与我和覃守乾从宜昌市驱车前往重庆市忠县寻访祖籍,当日晚抵达重庆市忠县县城忠州镇。忠州镇,位于长江边,一半是老城区,一半是迁建的新区,故又称“半城”。在忠县人大的协助下,我们首先到忠县档案馆查阅了清朝道光和同治时期的县志,据“地舆.风物”卷记载,忠县是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300多年。唐贞观八年(634年)置忠州,唐太宗因感其州人巴曼子“刎颈留城”、严颜“宁做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的忠义壮举,故赐其名,寓褒忠信之意。此后,建制和隶属关系虽有过变更,但元朝到明朝初年,其建制为忠州没有变更过。民国二年设立忠县,属四川省。 1997年2月划归重庆市管辖。忠县的建制沿革充分证明,元明时期的四川忠州即今重庆市忠县。
在此基础上,我们实地考察了忠州镇北门外的“中坝址”。中坝址原名中坝,位于县城正北6公里处的井河左侧与佑溪交汇处,系河水常年冲洗堆积而成。据当地人介绍,大坝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处河中,形如孤岛,故此得名。这里山清水秀,地势开阔,原属中坝村。2002年,兴建三峡工程,该地移民时就地后靠,合并为井村。现在,中坝已全部淹没,地名也随之变成了“中坝址”。
“中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闻名全国的重点文化遗址,库区蓄水前抢救性发掘中,所出土的大量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南朝、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完整地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三星堆文化。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现在的中坝址,就是中州大坝遗址,我们的祖籍就是现在的忠县忠州镇中坝址。
中坝址考察结束以后,我们又到离中坝址不远的忠县另一个巴楚文化交融的“石宝寨”进行考察,以期进一步寻找先祖的遗迹。之后,又驱车前往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感受一代伟人的革命风范,受教育至深。返回途中,顺道考察了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土司城,领略土家先祖的余韵。整个考察,历时四天,行程1200余公里,巴蜀寻根之旅由田太富率领并提供方便和条件,于5月15日圆满结束。
(田太富 覃守乾 执笔:覃守宪)
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