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覃氏源流的思考(修改稿)
(二)、中国“氏”的起源
《通志·氏族略》载: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中“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的记载表明,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逐渐有了贵贱之分后,才先后出现了“氏”的称谓,“氏”是“姓”的分支或派生出来的。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社会分工中地位的变化和氏族部落发展扩张等原因,象征着力量的男性逐渐取代女性,成为氏族部落首领。这样,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阶段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阶段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直至进入阶级社会初期,剩余财产开始出现,掌握一定数量剩余财产的人(氏族部落首领等)逐渐变成了“贵族”。贵族聚族而居,子孙繁衍成若干支派,为了彰显父系且保留母系的源流,这些支派在保留原母“姓”之外,又按父系为自己的支派起了新的称号或曰族号,这就出现了“氏”。夏商两朝,氏已经开始出现,但氏的大量产生是在周朝。
周朝初年,周王室为控制所征服的广袤疆土,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封授七十一个诸侯国(见籍秀琴著《中国姓氏源流史》)。在所封的诸侯国中,既有同姓诸侯,也有异姓诸侯。据统计,由周的同姓诸侯得氏的有48个,由周的异姓诸侯得氏的约有60个(见籍秀琴著《中国姓氏源流史》)。
各诸侯国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等进行分封,分封的区域叫“封邑”,或曰采邑、食邑,受封采邑、食邑的卿大夫的后裔,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
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氏”大量出现,据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国为氏的共有233个;以邑为氏的共有161个(应该远不只这个数,其中也有少量是以前古国的国名为氏,或以汉魏时的封邑为氏)。以后,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氏”就越来越多了。
古代很多姓氏学专著,对“氏”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宋代的《通志·氏族略》共收姓氏2270多个,书中把“氏”来源分为32类。其主要的有:
源于封国的“氏”,如“雍氏”、“江氏”、“徐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
源于封邑的“氏”,如“冯氏”、“郗氏”、“荀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
源于先人名与字的“氏”,如“孙氏”、“颜氏”、“包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
源于先人职官、爵位的“氏”,如“山氏”、“钱氏”、“史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
源于諡号、封号的“氏”,如“文氏”、“庄氏”、“康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
源于职业、技艺的“氏”,如“巫氏”、“师氏”、“陶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
源于事件的“氏”,如“松氏”、“门氏”、“班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是分别源于历史上某事件的“氏”。
源于次第的“氏”,如“祖氏”、“孟氏”、“季氏”等氏的一部分支系即源于在某系列中的次第。
源自帝王赐改的“氏”,如“刘氏”、“李氏”、“朱氏”的某些支系即分别源于汉代、唐代和明代皇帝所赐改。
源自避讳的“氏”,如“洪氏”一支是因避讳由“弘氏”所改,“常氏”一支是因避讳由“恒氏”所改等。
源自避难、避仇的“氏”,如“龚氏”一支是因避难由“共氏”而改,“勝氏”一支是因避仇由“勝屠氏”去“屠”而改。
源于音讹、省言、省形的“氏”,如“郭氏”一支是由“虢氏”音讹而形成的“氏”,“马氏”一支是由“马服氏”省去“服”字而形成的“氏”,“覃氏”一支是由“谭氏”省“言”旁而形成的“氏”等。
除以上所述之外,在民族大融合中少数民族多字“氏”改为汉字单字“氏”的也很多。如南北朝鲜卑族复姓改为汉字单姓的有“穆氏”、“贺氏”、“楼氏”等;唐代突厥族阿史那一支改为“史氏”,南诏彝族、白彝改为汉字单字氏的有“蒙氏”、“杨氏”、“段氏”等;元朝初年,回人赛典赤赡思丁逝世后,其九子十三孙分别改为汉字单字“纳氏”、“马氏”、“哈氏”等十三氏,这就是有名的“回族十三姓”的由来;辛亥革命后,入驻中原的满族人全部采用了汉字单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