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覃氏源流的思考(修改稿)
(三)、中国“姓氏”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越来越多,其意义也越来越简单化了。由前面的叙述可知,“姓氏”是指“姓”和“氏”,三代(夏商周)以前是有严格分别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阶段,“姓”是各个不同的氏族部落的称号或代号,它表明不同的“姓”属于不同的血缘族属。“氏”起源于母系氏族过度到父系氏族阶段直至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它是“姓”的分支,它表明由“姓”派生出来的具有不同贵贱属性的族属。
《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氏”或兼称“姓氏”,其划界的古典文献是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史记》以前“姓”与“氏”有别,从《史记》开始则“姓”“氏”合一了。
中国的姓氏产生五、六千年以来,曾经使用过的姓氏很多,明代王圻著《续文献通考·氏族考》收姓氏4657个,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姓氏大全》收录姓氏5600个、《姓氏辞典》收录姓氏8000多个,据郭宴春著《中国姓氏起源探讨》载,历史曾经有过2.2万个姓氏,现代常见的姓氏仍有三千多个。
从姓氏发展和演变的总规律看,在字音上有从复音姓向单音姓演变的趋势,在字形上有省文简化的趋势,在用字上有从芜杂粗俗到规范文雅演变的趋势。
在现代社会里,姓氏已经基本脱去沉重的“宗法”包袱,已经逐渐失去族属识别的意义,仅仅变成一个人的社会代号或社会识别码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