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谱和志的看法
关于谱和志的看法
·覃承勤·
凡天下文章,统分为三类,即:文、史、志。
文,即文学艺术,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史,即史册,记载过去事迹的书。例如《史记》、《二十五史》等。
志,记事的书和文章。如《省志》《州志》《县志》等。
从概念上看,三者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从写作手法而言,分水岭就十分明显了。
文的写法,是根据生活的原型加工提炼,浪漫夸张,以深化主题,塑造艺术形象。因此才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喝酒连杯吞下肚,千年不烂在心头”的说法。
史的写法,是在资料的基础上夹述夹议。后人写史,要有资料。资料有两种,即书面资料和口头资料。由于代久年湮,书面资料都难以保全,口头资料又多生形变,因此写史在对史实的把握上是极难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可以对一些人和事加以科学猜测和合理推断,同时也可以表示赞叹和批评。
志的写法,是去伪存真,如实记载,不能加以评说。
从比较来说,《三国志》是记实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真人真事的。而《三国演义》就是加工提炼了的。例如,刘备的儿子阿斗并不傻,但《三国演义》却把他写成一个弱智儿,其目的就是影射刘备不该传位给儿子,应该传给诸葛亮,作者对封建世袭的批判由此可见一斑。
以上说了三类书籍和文章,那么,族谱属于哪一类呢?郭沫若曾说:“中国的史学大厦由三根台柱支撑。这三根台柱是国史、方志和族谱。”很明显,族谱属于史书这一类。族谱正规的学名叫“谱牒”,谱牒学上说:“谱者,布也。”意思是说族谱是记载子孙繁衍散布的卷牒。族谱有两种流传形式,一是书面,二是口头。因此修谱和写史一样,大多是人云亦云,抄袭原本。同时也不乏对祖先的歌功颂德,与史书夹述夹议的方法是一样的。
写志为了把握人和事的真实性,一般都是当朝或近朝的人来执笔。例如,《三国志》作者陈寿(公元233—297),西晋安汉人,离三国时期很近,又是蜀国人,对三国了如指掌,由他来写《三国志》,读者自然信服。又如,以前的《县志》都是由当届的县令主修的,县令届满时,由他组织队伍续修那一段时间的县志。如果不是这样,由我们今天的人去写几千年前的志,有谁相信呢?
写志的指导思想与修谱的指导思想是不相同的。写志是要如实记载,忠于原型;而修谱却是兼收并蓄,存疑互见。谁都知道,实事求是是最好的,但修族谱做不到呀!举几个例来说吧,马山古陵明代土司覃日益有两个老婆,分别住在内覃村和外覃村。这两个老婆谁是大老婆谁是小老婆呢?这个问题在古代属于头房和二房的问题,自然争议不断,至今也未能确定。再说玉林和容县覃氏,同属于始迁祖覃雄公的后裔,但是对于明代覃氏九代将军和十代将军的问题,两地说法不一,谁能够去调查判定呢?还有,在广西覃氏先祖中,后裔最多的是覃怀满公,他的墓址有两个,一个在东兰,一个在宾阳。这两个墓址孰真孰伪,历来众说纷纭。如果写志,要去伪存真,必需用考古的办法探个究竟。这样做人家会让你去挖他的祖坟吗?不可能吧!而修谱则可以承认多说,一视同仁,一并收录,待后人去甄别。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顺水行船,也是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吧!
2915年2月8日